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王佐良讲坛 >> 正文

北外王佐良讲堂——王佐良高研院·名家文学讲座第35期暨第140期北外外国文学研究所·文学与文化论坛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6-03 [来源]: [浏览次数]:

北外王佐良讲堂——王佐良高研院·名家文学讲座第35期暨第140期北外外国文学研究所·文学与文化论坛


主讲人:金 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题 目:18世纪欧洲“情感时代”的形成与东方文化的西传

主持人:金 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点评人:陈 榕(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时 间:2024年6月13日(星期四)15:30-17:30

地 点:北外东院图书馆五层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双聘教授、博导,比较文学系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世纪欧亚文学交流互鉴研究”首席专家。著有Pluralist Universalism、《被解释的美》和《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和现代小说的兴起》,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期刊编委。译著包括布鲁姆《影响的剖析》、翁达杰诗集《剥肉桂的人》、乔丽·格雷厄姆诗集《众多未来》和《诗人与牡蛎:威廉·库珀诗歌选》。并以“莫水田”为笔名在自媒体上写作评论、随笔与诗歌。

讲座内容简介:18世纪启蒙时期可以称之为“情感时代”,也是东西方交流加强的时期。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认识到身体感知和精神之间有天然的连接,身体感知会转化为主观感受和判断——即“情感”——进入意识,因此人具有统一性和主体性,也能够想象他人情感并与他人达成一致并自发构建社会。然而这种连接并不稳定,暗恐或忧郁等不可控情感无外乎个体和社会的同一性难以为继的征兆。在以上论点的基础上,本讲座进一步追问启蒙时期的情感观念与此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之间的关联。启蒙时期欧洲人的东方想象贯穿着一条被忽略的情感线索,此时东方文学给西方带来的最重要养料就是有关情感连接身心、使得身体超越自身物质性的信念,对推动启蒙时期的身心之辨有着关键作用。


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

外国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