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王佐良讲坛 >> 正文

北外王佐良讲堂——王佐良高研院•名家文学讲座第38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2-02 [来源]: [浏览次数]:

北外王佐良讲堂:王佐良高研院·名家文学讲座第38


主讲人:王逢振

目: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其人及其学术成就

主持人:金 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点评人:马海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间:2024年12月9日(星期一) 15:30—17:30

点:北外东院图书馆五层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王逢振,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学者,曾任国际美国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和英国文学研究会的常务理事,比利时Authorship杂志编委;并曾先后任美国尔湾加州大学(UCI)批评理论研究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和美国杜克大学批评理论中心客座研究员,多年从事批评理论研究和文化研究,曾多次到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从事研究和讲学。出版专著八部(含台湾两部),译著十多部,主编了《知识分子图书馆》(已出版42种)、《先锋译丛》(11种)和《詹姆逊文集》(16卷),另有Globalization and Indigenous Culture(北美出版), Dialogues on Cultural Studies(北美出版)。在国内外发表文章数十篇,有的被翻译成日文和西班牙文。

讲座内容简介:讲座将重点介绍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 1934-2024)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发展:60年代反保守传统;70年代中期综合多种思想理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写出经典作品《政治无意识》(1981),提出了文学叙事是一种象征行为,具有政治无意识的特征,阅读和评论文学作品一定要有历史化的观照;80年代后期转向文化研究,创作了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探讨了后现代的社会文化特征。詹姆逊坚持辩证的和总体化的解释方法,既有相对统一的理论框架,又有开放的总体性。近十余年,詹姆逊致力于五卷本的“社会形态的政治”,但生前只完成了三卷。他的著作内容广泛,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社会文化和政治。讲座也将介绍詹姆逊的生平、为人和性格,以及与主讲人多年的交往。